据最新消息报道,Tornado Cash 联合创始人兼开发者 Roman Storm 的刑事审判于本周一在曼哈顿联邦法院正式开始。陪审团将裁定他是否明知并协助洗钱超 10 亿美元加密货币,其中包括与朝鲜 Lazarus 黑客组织有关的资金。 Roman Storm 目前面临串谋洗钱、违反美国制裁法规以及经营无牌汇款业务等指控。如果所有罪名成立,他最高可能面临 45 年监禁。他本人已表示不认罪。预计审判将持续四周。
据最新消息报道,摩根大通(JPM.N)2025年Q2管理资产规模达4.3万亿美元。
据最新消息报道,据 Cointelegraph 报道,纽交所批准 ProShares Ultra XRP ETF(代码:UXRP)。
据最新消息报道,据官方页面显示,Binance Alpha 已上线 TAC。
据最新消息报道,德意志银行表示,随着主流接受度的提升,以及企业、散户投资者和政府对比特币(BTC)的采纳增加,比特币的波动性可能会持续下降。这家德国银行指出,近期比特币的上涨受到美国即将出台的加密立法的推动,但值得注意的是,这轮上涨同时伴随着比特币波动性创纪录的下降。德意志银行认为,波动性的下降表明市场日趋成熟,监管的明确性、更广泛的采用以及长期投资行为正让比特币更稳定。
据最新消息报道,Circle CEO 表示稳定币现在允许人们像在 WhatsApp 上发送消息一样进行交易,主要机构也认同稳定币是全球资金流动的未来。
据最新消息报道,据 Cyvers Alerts 监测,Arcadia Finance 协议遭受的攻击仍在持续,又有约 100 万美元(319 WETH)被盗,总损失达到约 350 万美元。
据最新消息报道,以太坊联合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表示,构建 L2 的最佳方式是更多地依靠 L1 提供的功能(安全性、抗审查性、证明、数据可用性等),并将逻辑简化为仅作为核心执行层之上的排序器和证明者(如果基于 Base 网络,则仅作为证明者)。 Vitalik 认为这是信任最小化与使 L2 不需要硬分叉的完美结合,有助于防范风险并创建健康的生态系统。
据最新消息报道,英伟达(NVDA.O)盘前涨幅扩大至5%。
据最新消息报道,据官方公告,Aqua1 Foundation发布声明回应近期关于其团队及运营的传言。声明称,Dave Lee于2025年4月加入Aqua1担任联合创始人兼CEO,并与团队长期愿景高度契合。Aqua1强调其独立运营,与任何无关实体无股权、财务或运营关联。团队正与中东机构合作推进项目,但部分细节因合规要求暂未公开。
据最新消息报道,据链上分析师余烬监测,一位持有 8 万枚比特币的远古巨鲸已将其中 40,010 枚比特币(约合 46.9 亿美元)全部转移至 Galaxy Digital,转出均价为 117,391 美元。 该巨鲸目前仍持有约 4 万枚比特币(价值约 46.7 亿美元),这部分资产在昨日未发生移动。
据最新消息报道,韩国法院宣判区块链游戏公司Wemade前首席执行官Jang Hyun-guk操纵WEMIX加密货币流通的罪名不成立。检方指控,Jang Hyun-guk曾虚假宣布暂停WEMIX代币的清算,以稳定价格并激发投资者对该资产的信心。然而,法院并未发现任何明显证据表明他意图操纵市场。 检方指控,在Jang Hyun-guk的领导下,Wemade在2022年2月至10月期间,不公平地在市场上出售了价值超过2亿美元的WEMIX代币,且未遵守韩国《资本市场法》的披露要求。该公司涉嫌利用这些代币投资外部基金,并以Wemix作为抵押品获得稳定币贷款。
据最新消息报道,港股行情数据显示,截止收盘,今日6只香港虚拟资产ETF成交额为4315.88万港元,其中:华夏比特币ETF(3042.HK)的交易额为2890万港元,华夏以太币ETF(3046.HK)的交易额为537万港元,嘉实比特币ETF(3439.HK)的交易额为437万港元,嘉实以太币ETF(3179.HK)的交易额为34.88万港元,博时HashKey比特币ETF(3008.HK)的交易额为286万港元,博时HashKey以太币ETF(3009.HK)的交易额为131万港元。
据最新消息报道,美股上市瑞典公司 Hilbert Group 从 Deus X Capital 获得了 233 枚比特币用于其比特币储备,此前该公司上周刚完成了 2 亿瑞典克朗的可转债融资。结合这两笔资金,Hilbert Group 的储备容量将达到约 430 枚比特币(价值 5200 万美元或 5 亿瑞典克朗)。
7月15日消息,根据4E观察,过去72小时内,比特币价格持续在历史高位附近震荡,市场情绪依旧乐观。截至2025年7月15日15:00(UTC+8),比特币现报118,730美元,近72小时波动区间维持在117,500至119,800美元之间,短期支撑稳固,显示出强劲的机构托底力量。 本轮强势行情的主因仍为美国现货比特币ETF的持续吸金。贝莱德iShares Bitcoin Trust(IBIT)总持仓已突破70.4万枚BTC,市值逼近760亿美元。数据显示,仅周一(7月14日)就净流入约1.64亿美元,远超同期新发行债券的单日资金流入额,凸显加密资产对传统资金配置的吸引力。 与此同时,美股市场中与加密紧密相关的概念股表现强劲。MicroStrategy(MSTR)延续上周涨势,72小时内再涨约5.6%,Riot Platforms与Marathon Digital同样录得温和上涨。投资者对“链上持仓+ETF驱动”的双轮逻辑展现出持续信心。 宏观层面,美国国会“加密周”已正式展开,《CLARITY法案》《GENIUS法案》等多项立法审议正在进行,有望推动稳定币、资产托管等领域迎来制度突破。此外,美国6月CPI同比增幅降至2.8%,强化市场对年内降息的预期,也为风险资产提供了外部支撑。 4E提醒投资者:市场虽强,波动依旧频繁,建议密切关注ETF资金流与政策进展,合理控制杠杆水平。
据最新消息报道,英伟达(NVDA.O)盘前上涨3.7%,公司已获美国批准将恢复H20在中国的销售。
在数字时代,区块链技术正悄然改变着人们与数据交互的方式。从金融到医疗,从供应链到版权保护,这项技术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或许是它在提升数字安全方面的潜力。本文将探讨区块链如何重塑信任机制,以及它给普通用户带来的实际体验变化,同时也会分析这项技术当前面临的挑战。 信任机制的革新 传统互联网架构中,信任往往依赖于中心化机构。银行验证交易,社交平台管理用户数据,这种模式虽然成熟,但也存在单点故障风险。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替代方案,通过密码学验证和共识机制,实现了去中心化的信任建立。当用户发送一笔交易时,不再需要完全依赖某个特定机构的背书,而是由网络中的多个节点共同验证和记录。 欧盟近期通过的MiCA框架为区块链应用提供了监管指引,其中特别强调了消费者保护条款。这种监管与技术的结合,正在为数字世界构建更可靠的安全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区块链并非万能药,它解决的是特定场景下的信任问题,而非所有网络安全挑战。 用户端的实际改变 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区块链带来的变化可能并不总是显而易见。在身份验证领域,一些政府已经开始试验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身份证系统。用户可以通过掌握私钥来证明自己的身份,而无需反复提交各种证件复印件。这种改变虽然微小,却可能显著减少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在内容创作方面,区块链的时间戳和哈希值功能为版权保护提供了新工具。当创作者将作品信息记录在链上时,就能获得一个不可篡改的存在证明。不过需要提醒的是,这并不能自动解决侵权问题,法律救济仍然是必要的补充手段。 技术局限与使用门槛 尽管前景广阔,区块链应用仍面临不少现实障碍。网络拥堵时的高额手续费,私钥管理的复杂性,以及不同链之间的互操作性问题,都在影响用户体验。有调查显示,超过40%的非技术用户对自主管理加密密钥感到不安,这提示我们需要更友好的交互设计。 行业观察到一个有趣现象:许多声称要"颠覆传统"的区块链项目,最终却不得不重新引入某种程度的中心化控制来解决性能问题。这种务实调整表明,技术落地需要平衡理想与现实。 安全与便利的平衡点 提升安全性的同时不牺牲便利性,这是区块链产品设计的关键挑战。多签钱包、社交恢复等创新尝试正在寻找这个平衡点。比如某些服务允许用户设置多个验证设备,只有获得预设数量的批准才能完成敏感操作。这类方案既保持了去中心化的核心优势,又降低了单点故障风险。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任何技术解决方案都不能完全消除人为风险。网络钓鱼、社会工程学攻击等传统威胁在区块链领域同样存在,有时甚至更具破坏性。用户教育仍然是安全生态中不可替代的一环。 数字世界的安全感最终来自技术与行为的共同作用。区块链提供了新的工具,但如何用好这些工具,既考验开发者的智慧,也考验每个用户的判断力。在拥抱创新的同时保持理性认知,或许才是应对数字时代安全挑战的明智态度。
据最新消息报道,据 Lookonchain 监测,James Wynn 在领取了 6,792.53 枚 USDC 的推荐奖励后,以 10 倍杠杆做多了 PEPE。
7月15日消息,加密 KOL AB Kuai.Dong 在 X 平台发文表示,多方信源表示,Backpack 将开通债券市场,承接此前 FTX 不认的中国、俄罗斯用户债权。预计该功能将很快上线,需要用户将 FTX 账户信息同步到 Backpack,发起索赔。 今年 1 月,Backpack 在收购完 FTX 欧洲站后,承接了欧洲 FTX 用户债权赔付,随后内部开发索赔通道,并于 4 月 1 日官宣第一阶段。这个过程,需要用户在 Backpack 创建账户,提交 KYC ,并与 FTX 账户连接,发起索赔。最终,这个措施为 Backpack 带来了大量的原 FTX 用户。在以上效果的实施下,社区从 5 月开始流传,Backpack 可能要为中国区 FTX 用户进行索赔赔付。目前临近产品、运营上线前夕,该消息通过多方得到了确认。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区块链技术正逐渐成为企业升级的重要工具。许多管理者对这项技术存在误解,认为它仅适用于特定领域。实际上,从供应链管理到身份认证,区块链的应用远比想象中广泛。本文将探讨这项技术如何在不改变现有业务逻辑的前提下,为企业数字化进程提供新的可能性。 技术特性与商业逻辑的契合点 企业数字化面临的核心挑战往往不是技术实现,而是多方协作时的信任成本。分布式账本的特性恰好解决了这个痛点。在跨境贸易场景中,某国际物流公司通过部署私有链,将平均单据处理时间从72小时缩短至4小时。这种效率提升并非来自单一环节优化,而是消除了重复验证环节。 值得注意的是,欧盟今年实施的MiCA框架特别强调了可审计性要求。这与区块链的不可篡改特性形成天然互补。某德国汽车制造商在零部件溯源系统中采用混合架构,既满足监管合规要求,又保持了供应商网络的灵活性。 实施路径中的现实考量 选择具体技术方案时,行业存在两种典型做法:直接采用公链基础设施或构建联盟链网络。前者开发成本较低但后期维护复杂,后者需要较高初始投入但运维可控。某零售集团的经验表明,与其追求技术先进性,不如重点考虑与ERP系统的兼容性。 实施过程中常见的情况包括: • 数据迁移导致的历史记录断层 • 智能合约漏洞引发的业务流程中断 • 节点部署不均造成的网络性能瓶颈 风险控制的关键维度 技术部署只是起点,持续运营才是难点。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的最新指引指出,企业需要建立专门针对链上操作的应急预案。这包括但不限于:私钥管理规程、共识机制异常处理、跨链交互审计等具体环节。 某能源交易平台的案例值得参考:他们在测试网运行期间发现,简单的流量激增就会导致Gas费波动幅度超过预期300%。这种非线性成本增长在传统IT系统中极为罕见。 数字化转型不是单纯的技术升级,而是商业逻辑的重构。当企业考虑引入区块链时,应该首先问:我们要解决的是信息不对称问题,还是流程透明度问题?不同的需求指向完全不同的技术选型。就像建造房屋,地基决定上层结构。
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