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最新消息报道,慢雾发推表示,其已检测到BSC上与VDS相关的潜在可疑活动,损失约1.3万美元。
7月17日消息,据官方公告,OKX将分别于7月17日下午1:00(UTC+8)、以及7月17日下午1:15(UTC+8)在网页端、App端及API正式上线SPXUSDT、MOGUSDT永续合约。 据悉,SPX是Ethereum、Solana和Base上以上涨的股票价格为中心的memecoin。MOG是Ethereum和Base上以胜利精神为中心的memecoin。
据最新消息报道,据分析师余烬监测,某巨鲸/机构于6月11日至6月22日以均价2540美元买入13.2万枚ETH,从7月9日开始分批卖出,已售出98,592枚ETH,获得2.77亿USDC,卖出均价2810美元,实现收益2662万美元,仍持有3.5万枚ETH,浮盈2850万美元。
据最新消息报道,据链上分析师@ai_9684xtpa监测,地址 0xC77...CbA28 过去半小时于链上抛售 1643 枚 ETH,至此过去一周已完成对 3591 枚ETH 的清仓抛售,两个月共获利 140.1 万美元(买入均价 $2763美元,卖出价格 $3153美元)
7月17日消息,据Infra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Raydium已累计投入1.904亿美元USDC用于回购RAY,累计回购数量达6910万枚,占其流通供应的25%。
据最新消息报道,据@ai_9684xtpa监测,WLFI于5小时前再次花费500万枚USDC买入1476枚ETH,成本均价约3387美元。 过去11小时内,WLFI已累计买入价值1000万美元的ETH。自2024年12月以来,WLFI已累计买入超6.8万枚ETH,此次增持后其持有量已超过7万枚。
据最新消息报道,据链上数据分析师余烬监测,从以太坊基金会拿到 7,000 枚 ETH 运营资金的非营利性开发组织 Argot Collective 在 4 小时前再次出售 1210 枚 ETH 兑换为 409 万 USDC。 他们从 7 月 11 日开始出售 ETH 换成稳定币以来,已将 3,626.6 枚 ETH 兑换为 1120 万 USDC,出售均价 3,089 美元。
据最新消息报道,行情显示,BNB跌破710美元,现报709.94美元,24小时涨幅达到2.83%,行情波动较大,请做好风险控制。
据最新消息报道,行情显示,SOL跌破170美元,现报169.99美元,24小时涨幅达到3.73%,行情波动较大,请做好风险控制。
据最新消息报道,据Arkham数据显示,“沉寂14年8万枚BTC巨鲸”3小时前再次向新地址转移9999枚BTC,价值11.9亿美元。
据最新消息报道,行情显示,BTC跌破118000美元,现报117925.93美元,24小时涨幅达到0.26%,行情波动较大,请做好风险控制。
智能合约与传统法律体系的碰撞 当第一批智能合约开发者将法律条款转化为代码时,他们或许没意识到这会在2025年引发怎样的制度震荡。去年布鲁塞尔一场关于数字资产监管的闭门会议上,有位欧盟委员会官员半开玩笑地说:"我们正在见证一场代码与法条的拔河比赛。"这种比喻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前的真实状况。 技术自治与现实约束的拉锯 德国法兰克福金融法院去年受理的一起案件颇具代表性。某分布式金融平台因预设的清算条件自动触发,导致参与者资产被锁定。法官在判决书中写道:"算法执行的精确性不能替代司法裁量权的必要性"。这个案例暴露出智能合约的刚性执行与法律体系弹性空间的根本矛盾。 值得注意的是,MiCA法规第59条特别规定,任何自动执行的合约必须保留"人工干预接口"。这种制度设计试图在技术效率与法律救济之间寻找平衡点,但实际操作中仍面临诸多挑战。部分平台开发者抱怨,过多的人工干预机制会削弱智能合约的核心优势。 司法实践中的技术适配 合约验证领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创新。苏黎世地方法院去年开始试点使用区块链分析工具追踪智能合约的执行轨迹,法官可以通过可视化界面查看每一笔交易的触发条件。这种技术辅助手段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司法人员理解代码逻辑的障碍。 但技术方案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新加坡国际商业法庭的法官曾向我透露,他们在审理涉及智能合约的案件时,最头疼的不是技术理解,而是如何确定管辖权和适用法律。当合约参与者分布在十几个司法管辖区时,传统的冲突法规则面临严峻考验。 标准化进程中的角力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TC307技术委员会近期发布的智能合约规范引发激烈讨论。规范要求所有可编程协议必须包含"法律条款映射层",即将自然语言的法律条文与代码功能建立明确对应关系。这个提议遭到部分开源社区反对,他们认为这会增加开发复杂度。 风险提示:智能合约的自动执行特性可能导致不可逆的操作结果,参与者应当充分理解相关技术特性及法律风险。任何涉及价值转移的操作都需谨慎评估。 行业观察发现,大型企业更倾向于采用混合型智能合约,即在链上执行的同时保留线下仲裁条款。这种模式虽然牺牲了部分去中心化特性,但获得了更好的法律确定性。与之相对,完全去中心化的协议则继续坚持代码即法律的理念,这种分歧可能会持续相当长时间。 东京大学法学教授田中良和最近提出的"分层合规"理论值得关注。他认为智能合约可以像网络协议栈那样,在不同层级满足不同的法律要求。底层保持技术中立性,而在应用层嵌入合规模块。这种思路可能为未来的制度设计提供新方向。 在里斯本举办的全球法律科技峰会上,演示了一个跨链智能合约的合规检查工具。它能自动比对不同司法辖区的监管要求,生成合规报告。虽然这类工具还处于早期阶段,但反映出行业对法律适配性的重视正在提升。 需要强调的是,技术演进与制度变革从来都是相互塑造的过程。就像当年电子商务催生新的合同法规则一样,智能合约也必将推动法律体系的适应性进化。只不过这个过程可能比许多人预想的更为曲折和漫长。
据最新消息报道,据链上分析师余烬监测,从以太坊基金会拿到 7,000 ETH 运营资金的非营利性开发组织 Argot Collective 在 4 小时前继续出售了 1210 枚 ETH 换成 409 万 USDC。 他们从 7/11 开始出售 ETH 换成稳定币以来,已经把 3,626.6 枚 ETH 换为 1120 万 USDC,出售均价 3,089美元。
据最新消息报道,英国内阁办公室部长Pat McFadden表示支持禁止政治活动中的加密货币捐赠,理由是这类资金难以追踪来源。此举与美国形成鲜明对比,美国加密行业已向支持加密的候选人投入1.34亿美元。英国改革党此前曾宣布接受比特币捐赠,成为英国首个接受加密货币的政党。爱尔兰已于2022年禁止此类捐赠,美国多州也实施了类似限制。反腐败监督机构警告,加密货币捐赠可能增加外国势力干预政治的风险。
据最新消息报道,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披露的144文件显示,英伟达CEO黄仁勋拟再减持7.5万股公司股票。据了解,英伟达CEO黄仁勋于7月11日、14日、15日连续三个交易日共减持22.5万股公司股票,价值约3800万美元。这是其今年3月依据10b5-1规则披露的出售最多600万股股票计划的一部分。(金十)
透明账本如何重塑金融监管逻辑 三年前某次国际清算银行会议上,一位监管官员将打印的交易记录堆满整个演讲台——这个戏剧性场景暴露出传统监管的困境。当分布式记账技术被引入监管科技工具箱后,我们突然发现那些需要数月人工核验的数据,现在可以压缩到实时验证的维度。这种变化不是简单的效率提升,而是从根本上改变了监管者与被监管者的博弈方式。 技术特性与监管需求的天然契合 欧洲证券和市场管理局去年实施的交易报告新规中,要求所有合格市场参与者必须提供可验证的完整交易链条。采用传统中心化数据库的机构平均需要投入37个工作日进行合规准备,而部署了许可链方案的机构仅耗费9个工作日。这种差异源于区块链的不可篡改特性天然满足监管对数据真实性的苛求。 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在2023年监管科技沙盒中,特别测试了智能合约自动触发监管报告的功能。当特定交易参数触及预设阈值时,监管警报与合规报告会同步生成,这个案例揭示出代码化规则带来的监管范式变革。 现实应用中的矛盾与平衡 香港证监会去年处理的某宗复杂市场操纵案中,调查人员通过追踪链上地址关联,发现三家看似无关的经纪商存在隐蔽的资金往来。但同一技术也带来新问题:某欧洲监管机构曾因节点权限设置失误,导致敏感商业信息意外暴露给竞争对手。这类案例表明,透明度与隐私保护需要更精细的平衡机制。 日本金融厅开发的"监管节点"方案提供了折中思路——监管机构作为特殊验证节点加入网络,仅能查看必要交易字段而非完整数据。这种设计既保持了核心监管功能,又避免了商业机密过度暴露。 技术局限与制度创新的双重挑战 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局去年发布的评估报告指出,现有公链方案在处理高频交易数据时存在性能瓶颈。但更根本的障碍在于法律框架的滞后性:英国金融市场行为监管局就链上证据的法律效力问题,直到2023年底才与司法部门达成司法解释共识。 行业观察发现,那些成功落地的监管科技项目,往往采用"监管沙盒-局部试点-规则适配"的渐进路径。瑞士金融市场监督管理局允许金融机构使用经过认证的私有链版本报送数据,同时保持与传统系统的并行运行,这种务实策略值得参考。 必须清醒认识到:任何技术创新都不能替代监管者的专业判断。当某东南亚国家试图完全用智能合约替代人工监管时,最终因无法处理复杂市场情境而被迫回调。技术工具终究是手段而非目的,这个认知在行业实践中反复被验证。 风险提示:监管科技应用涉及系统兼容性、数据隐私和法律适用等多重风险,相关技术部署需经过严格评估和专业论证。具体实施应遵循所在司法管辖区的最新监管要求。
据最新消息报道,据Lookonchain监测,来自韩国交易平台Bithumb和Upbit的3个钱包地址,在过去一周内已囤积9.45亿枚PENGU(约合3200万美元)。这3个钱包目前持有29.2亿枚PENGU(价值9673万美元,占总供应量的3.8%)。
据最新消息报道,据链上分析师余烬监测,某巨鲸/机构5 小时前继续从 Kraken 提出 7,980 枚 ETH (2686 万美元)。从 10 号以来,这个地址已经累计从 Kraken 提出了 88,292 枚 ETH (2.5 亿美元),均价 $2,831美元。目前已经浮盈 $4950 万美元。
据最新消息报道,据 Onchain lens 监测,Abraxas Capital 在 Hyperliquid 上开设的“一篮子”代币空头仓位已浮亏 1.31 亿美元。其做空标的包括 BTC、ETH、SOL、SUI、FARTCOIN 等。
据最新消息报道,Upexi公司首席战略官 Brian Rudick 在接受采访时表示,Solana 是“最终胜出的高性能区块链”,强调其作为「第二代高性能区块链」的优势,表示该网络既拥有通过并行交易处理等新技术实现的一流性能,又具备 2020 年上线以来积累的强大网络效应。 Rudick 透露,该公司的商业模式是通过多重价值积累机制(主要是增值融资)来提高每股 SOL 持有量。鉴于股票交易价格高于账面价值、投资者认购意愿强烈,以及普遍认为 SOL 价格将长期上涨(因此近期增持更有利),推进此次 1 亿美元融资是合理决策。
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