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小当家
2025-07-28 08:00:01
过去几周,加密圈的风头几乎全被以太坊抢走了。曾经被比特币远远甩在身后的它,不仅价格比率从 2019 年以来的低点强势反弹,更是在各种数据上全面碾压,让不少人感慨:"ETH 的时代要来了?"
最直观的信号来自期货市场:以太坊 CME 期货的年化溢价已经超过 10%,把比特币远远甩在身后。这意味着市场对以太坊的看涨情绪更浓,不少资金开始从比特币头寸转向以太坊 —— 毕竟,哪里赚钱效应强,资金就往哪里跑。
现货 ETF 的表现更夸张。自 5 月以来,美国的现货以太坊 ETF 就像装了 "吸金磁铁",过去六个交易日狂揽近 24 亿美元净流入。而同期比特币 ETF 只吸金 8.27 亿美元,连以太坊的零头都不够。更猛的是,这六天里,以太坊 ETF 每天的净流入都比比特币多,简直是 "天天碾压"。
高盛的加密团队发现了一个新趋势:就像当初企业纷纷把比特币放进财务储备一样,现在美国上市公司开始疯狂囤积以太坊。过去一个月,这些公司砸了超 15 亿美元买 ETH,其中最狠的是 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 短短 16 天就豪掷 20 亿美元扫货,一跃成为企业里最大的以太坊持有者。
现在,以太坊前十大持有者(包括美国政府)手里攥着超 160 万枚 ETH,价值约 60 亿美元。有意思的是,有些机构的持仓甚至超过了以太坊基金会。不过别担心,这部分持仓只占以太坊总流通市值(约 4000 亿美元)的一小部分,比过去一年流通的 1750 亿美元 ETH 还少,说明市场筹码还很分散,上升空间没被堵死。
Galaxy Digital 的首席执行官 Michael Novogratz 直接放话:以太坊价格会涨到 4000 美元,未来六个月肯定跑得比比特币快。他特别提到,BitMine 和 SharpLink Gaming 这两家公司疯狂扫货,可能会引发 "供应冲击"—— 买的人太多,货不够,价格自然得往上冲。
更激进的是分析师 TedPillows,他在 X 平台上直言:"按照全球 M2 货币供应量的增长趋势,以太坊现在就该突破 8000 美元了!现在的价格明显被严重低估,简直是眼下最值得入手的交易。"
他的理由也很站得住脚:全球 M2 货币供应量(美国、欧元区、日本、英国、加拿大加起来)一直在涨,市场上的钱越来越多,这些钱总得找地方去,高风险资产比如加密货币自然会受益。而以太坊在 2025 年的走势,正踩着类似 M2 供应增长的节奏(虽然慢了半拍),按照这个轨迹,确实该飞得更高。
就在以太坊一路高歌的时候,比特币那边传来点小插曲:本周一,现货比特币 ETF 结束了连续 12 个交易日的资金净流入,当天净流出 1.31 亿美元。要知道,之前 12 天它可是累计吸金 66 亿美元,这一反转让人有点措手不及。
瑞士区块链研究机构 Swissblock 觉得这不是偶然:"随着市场进入新一轮周期,以太坊正在取代比特币成为主导。"
从被低估到机构疯抢,从数据碾压到大佬喊涨,以太坊这波逆袭看得人热血沸腾。接下来它能不能如预期般冲向 4000 美元、甚至 8000 美元?或许,属于 ETH 的高光时刻,才刚刚开始。
免责声明:本文所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理性看待加密货币投资,切勿盲目跟风。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同时本站内容仅代表我们个人的观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比特币市场近期呈现两极分化:现货热度降温,期货杠杆却持续攀升。老玩家们正悄悄采取防御措施,提醒投资者警惕市场风险。本文分析当前市场背离现象,建议投资者理性看待行情,避免盲目追高,尤其注意杠杆风险,为可能出现的波动做好准备。
Pump.fun平台曾以"一键发币"模式风靡Meme赛道,如今却陷入代币暴跌、监管围剿的困境。00后创始人面临证券欺诈指控,平台市场份额遭竞争对手蚕食,内部治理问题频发,暴露出DeFi创新的风险与挑战。
2025年7月26-27日区块链热点速览:比特币未平仓合约创445亿美元新高,以太坊领涨突破3700美元。越南推出国家区块链平台NDAChain,Polymarket计划重返美国市场。NFT交易额激增200%,Solana生态持续活跃。
2025年7月22日,AI+RWA重构DeFi资产流动性峰会在吉隆坡举行,探讨人工智能与现实世界资产如何重塑去中心化金融。峰会汇集行业领袖,分享AI与区块链技术在金融、医疗等领域的创新应用,推动数字经济全球化发展。
以太坊近期强势崛起,期货溢价和ETF资金流入远超比特币。多家上市公司大举买入ETH,机构持仓激增。分析师预测其价格可能突破4000甚至8000美元,市场看涨情绪浓厚。ETH能否成为新主角,引发行业热议。
Wormhole协议探索区块链透明与隐私的平衡之道,通过分层混币和跨链技术实现可控匿名。文章讨论如何在保持审计透明的同时保护用户资产安全,介绍零知识证明等创新方案,为数字资产生态构建更安全的隐私保护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