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新手入门教程
用户
  • 文章
  • 用户

开启精彩搜索

首页> 资讯> 正文

Figure Technologies:从 RWA 神话到数据信任危机的转折

美东时间 9 月 11 日,被誉为 “RWA(真实世界资产)第一股” 的 Figure Technologies 在纳斯达克成功敲钟上市,其上市首日表现堪称惊艳。发行价为 25 美元,开盘即飙升至 36 美元,最终收盘报 31.11 美元,首日股价大涨 24.4%,市值高达 68 亿美元。截至 9 月 19 日收盘,股价比发行价上涨 80%,市值突破 94 亿美元,一时风光无两。

0?wx_fmt=png&from=appmsg

Figure 的主营业务与上市辉煌

Figure 由 SoFi 联合创始人 Mike Cagney 于 2018 年创立,其通过自研的 Provenance 区块链,将房屋净值贷款(HELOC)等现实资产代币化。基于 Provenance 的贷款发放系统能够将传统需要约 42 天的 HELOC 审批流程缩短至最快 5 分钟审批、5 天放款,极大地提升了运营效率和客户体验。公司在 2025 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 2910 万美元,营收 1.906 亿美元,成功扭亏为盈,其业务模式和财务数据都极具吸引力。

数据质疑风暴来袭

然而,仅仅两天后,Figure 就被卷入了一场由数据真实性引发的质疑风暴。加密数据平台 DeFiLlama 创始人 0xngmi 公开发文,直指 Figure 宣称的 120 亿美元链上 RWA 资产规模存在严重水分。DeFiLlama 坚持只收录可链上验证的资产,其对 Figure 的 TVL 统计仅约 1.4 亿美元,与 Figure 公开标榜的上百亿美元 RWA 发行规模差异巨大。据 0xngmi 指出,Figure 可验证的链上加密资产储备仅约 3000 万美元,自有稳定币 YLDS 总供应量仅 2000 万美元,且链上交易活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大部分转账由非资产持有者账户操作。

争议焦点:TVL 的定义与数据鸿沟

TVL(总锁仓价值)是 DeFi 领域衡量协议规模的核心指标,但在 RWA 领域,其定义变得模糊不清。DeFi 资产都是真实存放在链上合约的 ETH、稳定币等资产,可通过区块浏览器验证余额和交易。而 RWA 背后牵涉着托管、债权、合规等复杂的链下模块,主要在内部系统里记录贷款、债权规模,然后在区块链上生成相应数量的代币 “凭证”。这就导致 RWA 项目的 TVL 数据极易被操纵,Figure 的 “链上链下两张皮” 特性,使其宣称的 TVL 与实际可验证的链上资产规模相差甚远。

行业悖论与信任危机

Figure 的业务模式虽然创造了真实价值,如促成了约 60 亿美元的房屋净值贷款,同比增长 29%,且贷款客户平均 FICO 信用评分高达 750 分以上,全美前 20 大抵押贷款公司中有 10 家使用其技术。但这些业绩主要发生在传统金融体系内,链上部分更多是记录和映射,而非真正的资产流通,这与加密原生社区追求的 “可验证、去信任” 理念相悖。同时,Figure 与 DeFiLlama 的争议,暴露了 RWA 行业的一个关键问题:谁来为链上资产数据背书?在 RWA 项目中,链上代币往往只是链下资产的 “收据”,其真实性依赖于项目方的信誉和审计,这与区块链的去信任化理念背道而驰。

行业启示与未来前路

Figure 事件给正在兴起的 RWA 行业敲响了警钟。面对越来越多涌入资本市场的 Web3 公司,建立可靠的链上资产验证标准已成为当务之急。可能的解决方案包括引入第三方审计、开发新的验证协议、建立行业标准以及创新指标设计等。RWA 赛道仍然充满潜力,但必须建立在可靠的数据基础和透明的披露机制之上。对投资者而言,需要更加谨慎地辨别 RWA 项目的真实价值;对行业而言,这次争议是一次必要的成长之痛,只有当资产可验证、流程透明、数据可靠时,RWA 才能真正实现其变革金融的承诺。

免责声明:本文所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理性看待加密货币投资,切勿盲目跟风。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同时本站内容仅代表我们个人的观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THE END

相关推荐

风险提示

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

----银保监会等五部门

热门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