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 Frame:从此不再接灰
V社今天新推出的Steam Frame VR头显绕开麻烦不断的家用Wi-Fi,使用自己的高带宽无线适配器连接PC:

于是,这款轻巧的头显可串流用户所积攒的所有本地内容(包括游戏),无需任何线缆。更妙的是,由于头显内置骁龙8 Gen3,它还具备一定的本地运行能力,就像把Steam Deck与超大显示器戴在脑袋上。

玩家可拔下Steam Deck的TF卡,插进Steam Frame中,游戏库唾手可得(手指处为TF卡槽):

V社为Steam Machine游戏机保留MicroSD卡槽的用意正在于此:

但是,指望晓龙Gen3有多么强劲是不现实的,它可能比Meta Quest 3略强,但性能与续航达不到Steam Deck的水平。有识之士对SteamOS拥抱ARM平台欢欣鼓舞,Steam Frame除了具备本地化运行能力,还能侧载安卓APK,甚至能期待移植现有的Quest应用。
更重要的是,V社为这款基于ARM处理器的头显研发了Fex模拟环境实时转译x86代码,开发人员现场演示了本地化运行《丝之歌》与《哈迪斯2》的Windows版本。如果这条路走通了,将来V社推出ARM掌机便水到渠成——就像Steam Deck为Steam Machine铺就了Linux/SteamOS之路。而ARM掌机的效能一定比x86掌机优异,就像MacBook暴杀Windows笔记本。
头显包装盒内附6GHz频段发射器,为玩家带来低延迟,高带宽无线体验。

Steam Frame使用柔软丝滑的面罩材质,重量只有440克(含电池),是上代产品Valve Index的一半(809克),比Quest 3(515克)以及PSVR2(560克)还要轻。
同样是为了偷轻,Steam Frame的电池容量只有21.6瓦时,大约是老款Steam Deck的一半,但玩家可外接USB-C移动电源实现马拉松式续航。
TheVerge的编辑在V社员工的指导下体验了安装于Steam Frame本体的《丝之歌》与《哈迪斯2》,测试人员注意到游戏有轻微卡顿,还没等他开口,V社员工便主动解释说,卡顿属于bug,正式版产品会优化这方面的表现。


V社准备为羸弱的Steam Frame本地运行能力推出认证计划——就像Steam Deck认证那样,玩家可即时分辨哪些游戏不经调整便可完美运行于Steam Frame本地。
不过Steam Frame的重点在于串流,设计人员围绕该功能做了大量工作,不仅设计了专用无线适配器,还对Steam VR运行环境及API进行多项优化。
V社的心愿是,以尽可能低的成本提供最好的VR体验,为此,Steam Frame头显只提供黑白透视功能(友商最新产品均提供彩色透视),显示器件的规格限制在(单眼)2160x2160@LCD,主打售价亲民。
尽管V社尚未宣布Steam Frame的定价,但公司明确表示售价将低于上代产品(Valve Index,999美元),也不支持上代产品的手柄(Index 控制器),新头显预计明年初上市销售。
负责头显项目的V社工程师Jeremy Selan自己也戴眼镜,他表示Steam Frame采用模块化设计,不仅面罩采用磁性吸附,而且头显可被轻易分解为光学核心与框架两部分:


将来第三方厂商可提供各种异形框架及面罩,产生更多空间以容纳眼镜。当然,Steam Frame也支持镜片内置,只不过各人视力不同,市面上不一定有合适的成品镜片可选。
至于外界盛传的半条命新作与新头显捆绑,TheVerge的编辑在发布会上就此提问,V社发言人答复说我们今天不想谈这个问题。
看到没有……V社并没有说子虚乌有或一派胡言,我们现在不想谈这个问题,嗯嗯。
附TheVerge整理的主流VR头显规格比较表:

可以看到V社的Steam Frame同样使用Pancake透镜,重量最轻,分辨率与Quest 3相当,视场优于Quest 3,支持Wi-Fi 7但内附超低延迟适配器,完美规避路由器的信道问题,发射功率问题,规格锁死问题……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喜欢的话记得收藏本站,我们将持续为您带来更多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