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破解140年难题:动辄百万起抗癌药成本有望断崖下降!
11月5日快科技消息,中国科学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Nature上发表的新成果,解决了困扰全球140年的难题,并且还有望让高昂的抗癌药价格亲民化。
这个新的研究成果来自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研究员张夏衡团队,其主要是做了一件事,让芳香胺变身成其他有用的物质的成本大幅降低。
在这之前,科学家是让大多先将芳香胺转化为名为重氮盐的中间体,进而利用重氮化合物的高反应活性开展后续转化,而重氮盐这种物质极不稳定,非常容易爆炸,这就让成本急剧上升。
简单点理解就是,抗癌药高昂价格的根源,往往不在原料本身,而在如何把原料变成药的合成路线。传统路线一旦涉及芳香胺结构,就绕不开重氮盐——这条百年老路不仅危险,而且步骤多、产率低、纯化昂贵,最终成本都会转嫁给患者。
中国科学家的展示了如何用一锅煮的方式,高效便捷地合成出抗炎药依托考昔,将原本复杂的多步合成路线大大缩短。更重要的是,这个方法已经通过了千克级(1000g)的放大实验验证,转化成功率高达90%,证明它完全具备从实验室走向工厂的潜力。
可以预见,一旦该技术被纳入重磅抗癌药(如PARP抑制剂、BTK抑制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第二代、第三代仿制药工艺,单药全周期成本有望大幅下降,真正让高科技抗癌药走向平民价(动辄百万元)。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喜欢的话记得收藏本站,我们将持续为您带来更多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