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enius法案未来五年对加密货币行业的三大影响

6月17日,美国参议院以62票赞成、38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2024年稳定币监管法案》(原称Genius法案),这是首个覆盖全美范围的联邦稳定币监管框架。法案起草过程中,两党就储备金比例问题曾激烈博弈,最终版本要求100%储备支持。
目前法案已移交众议院审议,据知情人士透露,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帕特里克·麦克亨利正牵头拟定配套实施细则。若协商顺利,最早可能在8月休会期前进行表决。华盛顿邮报援引消息人士称,白宫已暗示可能支持该法案,这为秋季前完成立法程序创造了条件。
法案中关于"合格储备资产"的定义——仅限于现金、短期国债和隔夜回购协议——可能直接改变行业游戏规则。举个例子,目前市值第三的稳定币DAI因其部分抵押品为加密货币,或将面临合规改造压力。以下是法案落地后可能引发的三大连锁反应。
1. 支付场景或将重新洗牌
法案创设的"特许支付稳定币发行人"牌照有个硬性规定:发行量超过100亿美元的项目,必须每月(而非原文说的每年)提交经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报告。这个细节很多报道都忽略了,但对Tether这类巨头意味着合规成本激增。
现实情况是,去年Visa通过稳定币网络处理的跨境支付同比增长了400%,主要用在中小企业外贸结算。这些商户看中的就是稳定币比比特币更稳定的特性——后者可能在转账确认的10分钟内就波动3%。
但问题在于,像PayPal推出的PYUSD虽然符合新规,其链上转账费却比传统支付系统贵2-3倍。这让人怀疑,当合规成本转嫁给用户后,所谓的"支付革命"还能剩下多少吸引力。
2. 合规门槛可能重塑公链格局
以太坊DeFi生态虽然成熟,但有个致命伤:去年Chainalysis报告显示,其混币器Tornado Cash处理的非法资金是XRPL的17倍。新法案要求发行人必须能实时冻结可疑账户,这对以太坊的去中心化架构是个挑战。
反观Ripple公司主导的XRPL,去年就预判性地内置了KYC验证模块。他们最近与Archax合作发行的稳定币,甚至能做到单笔交易反洗钱筛查耗时不超过0.3秒。不过业内也有人吐槽,这种设计本质上是在造"银行链",背离了加密货币的初衷。
有意思的是,Solana基金会上周突然宣布成立200万美元的合规专项基金,明显是在应对新规。但它的TPS再高,如果解决不了监管追溯问题,可能还是会输掉这场竞赛。
3. 美债市场或迎意外玩家
按照当前1610亿美元的稳定币规模计算,如果全部转为合规发行,相当于要增持约1200亿美元短期国债——这个量级已经接近日本央行去年的美债购买量。摩根大通分析师认为,这可能导致2年期美债收益率被压低15-20个基点。
更微妙的在于,法案第17条允许发行人用国债收益补贴用户。设想一下,如果Circle开始给USDC持有者发2.5%的年化收益,那些嫌弃银行活期利率只有0.3%的小商家会怎么选?不过财政部官员私下表示,他们正在评估这是否会冲击货币市场基金。
有个细节值得玩味:法案起草时恰逢美联储缩表,现在却可能意外创造新的美债买家。这种政策错配会不会衍生出新的套利空间,市场还在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