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新手入门教程
用户
  • 文章
  • 用户

开启精彩搜索

首页> 资讯> 正文

比特币即将迎来史诗级暴涨?企业疯狂囤积、流动性飙升、下一轮牛市或超乎预期

当普通人还在纠结“比特币是不是泡沫”时,精明的玩家已经悄悄开始了“囤币竞赛”。上市公司、私营企业像囤黄金一样扫货比特币,美联储的降息信号越来越明确,市场上的钱越来越多……这一切加起来,可能会催生出一场让前几次牛市都黯然失色的暴涨。

0?wx_fmt=png&from=appmsg

企业在疯抢比特币,供应量快被买空了

先说个夸张的数据:现在上市公司手里攥着的比特币,已经超过140万枚,占总流通量的近7%。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全球所有比特币里,每14枚就有1枚被上市公司锁进了保险柜。

MicroStrategy(现已改名Strategy) 堪称“囤币狂魔”:7月底到8月初又狂买2.1万枚,现在总共持有62.8万枚,占比特币总流通量的3%。更狠的是,他们把比特币当成了“资产负债表策略”——每个季度赚的钱,转头就换成比特币,简直成了一个“杠杆版比特币ETF”。

日本的Metaplanet也不甘示弱:刚买了463枚,还放话要在2027年前买到21万枚——这可是总供应量的1%,而且只是一家公司的目标。

就连和特朗普家族相关的American Bitcoin,也在砸钱扩挖矿业务,已经筹了2.2亿美元,挖了200多枚,还计划上市募资接着买。

更关键的是,他们买的速度比挖币的速度快多了。比特币减半后,每天新挖出来的只有900枚,但企业、基金、ETF每天要买走好几千枚。这就像一个水池,进水少、出水多,水位能不涨吗?

市场上的钱越来越多,比特币成了“蓄水池”

美国的M2货币供应量(简单说就是市场上所有的钱)已经冲到了22万亿美元,创了历史新高。这些钱总得找地方去——股票、黄金,还有比特币。

2022年底到2024年中,钱少的时候,加密货币跌得惨;但从2025年初开始,钱又开始变多了,而且增速越来越快。比特币对这种“钱潮”最敏感——毕竟它总量固定,不像法币可以随便印,当市场上的钱变多,比特币的“稀缺性”就更值钱。

美联储要降息了,这才是最大的“催化剂”

美联储7月没加息,但所有人都在等一个信号:降息。现在通胀降温、就业市场没那么热、经济增速放缓,刚好是降息的“完美理由”。华尔街大佬们都说,年底或2026年初降息几乎板上钉钉。

为啥降息对Bitcoin这么重要?

利率一降,存银行、买债券的收益就低了,大家就会想:“不如买点比特币搏一搏?”

上一次美联储从加息转降息,是2020年3月,比特币从不到4000美元涨到2021年4月的6万美元,翻了15倍。

这一次更不一样:有上市公司兜底、有现货ETF入场、还有主权基金盯着,一旦降息,资金冲进比特币的规模可能会大到离谱。

信号已经很明显:供应在减少,需求在爆炸

链上数据显示,交易所里的比特币余额降到了多年来的低点——大家不是在卖,而是提走存进冷钱包,打算长期持有。这就像楼市里“业主惜售”,越没人卖,价格越容易涨。

现在的局面很清晰:企业买币的速度远超挖币速度(需求>供应),市场上的钱越来越多(流动性过剩),美联储还准备开闸放水(降息预期)。这三个因素撞在一起,可能会触发一场“踩踏式买入”——机构怕错过,散户跟着冲,价格可能会涨得让所有人瞠目结舌。

今年比特币涨到11.4万美元,很多人觉得“到头了”,但在懂行的人看来,这可能只是热身。毕竟,当所有人都意识到“比特币不够用了”,而手里的钱又在贬值时,唯一的选择就是——抢。

所以,与其纠结“现在买是不是高点”,不如看懂一个趋势:比特币正在从“少数人的投机品”变成“机构和企业的必选项”。当这场“钱潮”真正涌来时,可能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本回答由AI生成,仅供参考,请仔细甄别,谨慎投资。

免责声明:本文所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理性看待加密货币投资,切勿盲目跟风。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同时本站内容仅代表我们个人的观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THE END

相关推荐

风险提示

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

----银保监会等五部门

热门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