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新手入门教程
用户
  • 文章
  • 用户

开启精彩搜索

首页> 资讯> 正文

比特币暴跌 9%、山寨币蒸发 30%:当前调整是陷阱还是机遇?

加密市场的八月,刚开场就给了投资者一记闷棍。

比特币从历史高点跌了9%,山寨币更惨,普遍跌了20%-30%。8月初那波猛烈抛压,一天就清算超15亿美元,不少人盯着账户余额,手心都捏出了汗。

0?wx_fmt=jpeg&from=appmsg

问题来了:这轮下跌到底有多可怕?现在该割肉跑路,还是趁机捡漏?

一、特朗普又成"背锅侠"?关税、地缘、数据乱成一锅粥

0?wx_fmt=jpeg&from=appmsg

要说这波下跌的导火索,绕不开特朗普的几个大动作:

1.关税大棒又挥起来了

超过66个国家被列入"潜在加税名单",老套路了。市场一看就烦:"又是这套?跟演连续剧似的,都快能背出台词了。"

但仔细想想,美国政府真敢为了这点关税让经济衰退?大概率还是"喊狠话施压"的老把戏。过去几年,类似的威胁少说也有十几次,每次都吓得市场抖三抖,可后来呢?该创新高还是创新高。

散户往往反应过度,机构却在偷偷算账:"关税落地前,先砸一波盘捡便宜筹码不香吗?"

2.核潜艇开到俄罗斯附近:真要打仗?

美国宣布往俄罗斯附近派两艘核潜艇,消息一出,避险资金全跑到黄金里去了。有人吓得问:"2025年要核战了?"

冷静点——这更像谈判桌上的"秀肌肉"。真要动真格,谁也捞不到好处。地缘风险这东西,来得快,去得也可能比想象中快。

3.最麻烦的是"混乱的数据"

美联储最头疼的,不是关税也不是潜艇,而是前后矛盾的就业数据。5-6月非农就业数据(NFP)居然被下修了近10倍,这就好比老师改试卷,突然说"之前算错了,实际分数差远了"。

市场原本盼着美联储赶紧降息,现在懵了:"数据都不靠谱,谁知道接下来会咋调政策?"这种不确定性,比关税和地缘风险更让机构心慌。

二、机构开始撤了?比特币ETF首次净流出

多重利空砸下来,机构终于扛不住了:

利率一直高着,借钱成本降不下来;

经济降温的信号越来越多,企业赚钱难了;

比特币现货ETF居然首次出现净流出——这可是过去一年的"定海神针"。

有人担心:"机构都跑了,是不是熊市要来了?"

别急着下结论。看看关键支撑位:比特币11万美元,以太坊3200美元。这两个位置过去几次都扛住了抛压,只要不有效跌破,就还算在正常震荡区间里。

三、我的判断:9月降息大概率要来,现在是"挖坑期"

为什么这么说?

通胀数据已经明显下来了,没那么吓人;

就业市场开始承压,再不降薪,企业可能要裁员;

鲍威尔再能拖,也架不住经济基本面的压力。

历史规律摆在那儿:每次市场被"恐惧、不确定、疑虑"(FUD)笼罩时,只要熬过去,往往会迎来更猛的反弹。

再看全球流动性——M2货币供应量和比特币价格的关系早就证明了:市场涨跌跟着"钱潮"走。现在全球放水的大趋势没变,只是暂时"关小了水龙头"。

四、秋季行情值得期待,现在该囤哪些货?

我计划等到9月美联储降息落地,主力资金大概率会回流,到时候可能就是"山寨币的狂欢季"。现在这个调整期,反而是分批建仓的好机会。

我自己在重点囤三类资产:

比特币(大盘定海神针,跌得少反弹稳);

以太坊(机构兴趣越来越浓,8月3日Shraplink相关钱包刚加仓3600万美元,技术和基本面都扎实);

Solana(生态活跃度高,跌透了反弹可能很猛)。

尤其是以太坊,最近巨鲸和机构动作频频,技术升级也在稳步推进,长期潜力值得看高一线。

总结:别被短期波动吓跑,现在是"捡筹码"的窗口期

市场涨涨跌跌很正常,可怕的是"在恐慌时割肉,在疯狂时追高"。这波调整,更像是主力在"挖坑",就等散户把便宜筹码交出来。

十月到十二月的行情,很可能会超出很多人的预期。现在分步建仓,耐心等一等,或许就能抓住今年最后一波大机会。

记住:真正的赚钱机会,往往藏在让人"心跳加速"的调整里。

免责声明:本文所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理性看待加密货币投资,切勿盲目跟风。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同时本站内容仅代表我们个人的观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THE END

相关推荐

风险提示

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

----银保监会等五部门

热门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