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新手入门教程
用户
  • 文章
  • 用户

开启精彩搜索

首页> 资讯> 正文

92 亿比特币深埋垃圾场 12 年:他放弃寻找、却靠 "空气币" 幻想翻盘

2025年的夏天,英国男子James Howells终于松了口气——在找了12年后,他决定不再惦记那个埋在垃圾场里的硬盘。

0?wx_fmt=png&from=appmsg

那不是普通的硬盘。里面藏着8000枚比特币,按现在11.5万美元的单价算,足足值92亿美元。

一、从"最早矿工"到"最惨丢币者":一杯柠檬水毁掉的财富

James Howells的故事,像极了加密世界的黑色幽默。

1980年代出生在威尔士的他,从小跟着做微芯片的妈妈玩电脑,13岁就会组装机器,后来成了计算机工程师。2009年2月,当比特币还只是个没人懂的"极客玩具"时,他就抱着戴尔笔记本开始挖矿了——《纽约客》说,那会儿全网也就5个矿工,他是其中之一。

挖矿没持续多久。女朋友嫌电脑噪音太大、发烫太厉害,天天抱怨。2010年的一天,他不小心把柠檬水洒在了笔记本上,电脑废了。拆零件时,他把存有8000枚比特币私钥的硬盘随手丢进了抽屉,其他零件要么扔了要么卖了。

真正的"致命失误"在2013年。那年6月到8月间,他和前女友Hafina Eddy-Evans收拾家,把那硬盘当成废品扔了。后来两人互相甩锅:他说"潜意识里觉得她该负责",她反驳"是他求我帮忙处理的"。

更讽刺的是,当时他根本没把这事儿放心上。"那会儿忙着生孩子、装修房子,比特币早忘到脑后了。"直到后来比特币冲上新闻,他才猛地想起——自己抽屉里那个落灰的硬盘,藏着一座金矿。

二、12年寻币记:从讨好居民到起诉政府,终究败给了现实

当比特币价格像坐火箭一样飙升,Howells的心态彻底崩了。

他回忆起硬盘可能的去向:纽波特Docksway填埋场。《卫报》推测,它埋在地下0.9到1.5米深处,被2.5万立方米的垃圾压着——相当于11到20万吨废弃物。前垃圾场经理更精确地指出:在Cell-2区域,1.5万吨垃圾堆积的地方,整个场地总共有140万吨废物。

从2013年到2025年,他像着了魔一样想把硬盘挖出来:

2017年,纽波特市议会拒绝了他的申请,理由是"成本太高、污染环境,还可能引发全民去垃圾场淘金的混乱";

2021年,他放狠招:找到硬盘后,把25%的比特币(当时值5250万英镑)分给当地31.6万居民,人均175英镑。议会还是没松口,说"违反许可法规";

他拉来对冲基金和风投,预算从500万英镑涨到1100万,计划用AI机械臂扫描、无人机巡逻、波士顿动力机器狗看守,甚至承诺建一个社区太阳能矿场。但议会铁了心:"挖掘会造成巨大环境影响,而且没人保证能找到硬盘,就算找到也未必能用。"

2023年,他急了,委托律师起诉,索赔4.46亿英镑,要求司法审查。2025年1月,法官驳回了他的诉讼,说案子"缺乏合理理由"。那一刻,Howells说自己"极度失望"。

三、从寻币到发币:92亿财富成泡影,他想靠"空气币"翻盘?

放弃搜寻后,Howells换了个思路——既然拿不回比特币,不如"造"一个和它挂钩的币。

今年5月,他曾说要把8000枚比特币的21%代币化,计划融资7500万美元。但这事儿后来没了下文,毕竟谁都知道那些比特币埋在垃圾场里,这融资计划怎么看都像"空手套白狼"。

如今,他又抛出新方案:发行8000亿枚Ceiniog Coin(INI),基于比特币网络,和Stacks、Runes这些热门协议集成,每枚INI锚定那笔比特币里1聪的价值。按他的说法,年底就要推出。

他在社交媒体上喊得很激动:"那些阻拦我的守门人!你们可以锁大门、控制法庭,但拦不住区块链!加密货币赢了!"

但明眼人都看得明白:没有实际资产支撑,INI本质上就是"空气币"。就算包装得再花哨,也改变不了一个事实——那8000枚比特币,大概率永远埋在垃圾场的泥土里了。

尾声:加密世界的荒诞寓言

Howells的故事,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加密货币的魔幻。

12年前,比特币一文不值,他随手丢弃;12年后,92亿美元埋在垃圾场,他追悔莫及。从最早的矿工到最惨的"丢币者",再到如今试图靠"空气币"翻盘的创业者,他的经历里藏着太多戏剧性:机遇与错过、财富与执念、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加密货币或许真的赢了,它改变了财富的定义和流动方式。但对James Howells来说,这场赢局里,他似乎成了那个最遗憾的注脚。

至于那8000枚比特币?它们可能还静静地躺在垃圾场深处,陪着腐烂的菜叶、生锈的铁皮,见证着一个关于"错过"的传奇。

免责声明:本文所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理性看待加密货币投资,切勿盲目跟风。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同时本站内容仅代表我们个人的观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THE END

相关推荐

风险提示

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

----银保监会等五部门

热门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