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小当家
2025-07-25 13:36:01
上周五,白宫风云激荡,特朗普大笔一挥,正式签署了《GENIUS法案》。这一签字,可不得了,美国历史上第一部稳定币法案就此诞生,加密货币世界瞬间炸开了锅。一直以来,稳定币被加密货币的“原住民”视为链上金融的中流砥柱,如今,它终于在美国监管机构那里拿到了“合法身份证”,这长远来看,就像是加密货币领域的“ChatGPT时刻”——首个兼具主流实用性与机构认可明确性的加密产品,就此登上舞台。
新立法概要:加密世界的“游戏规则”大变
《GENIUS法案》堪称加密货币历史上的“重磅炸弹”,影响力不容小觑。这项由两党共同支持的法案,为支付型稳定币搭建起首个联邦监管框架,给原本混沌的、价值2600亿美元的稳定币市场,注入一剂“强心针”,带来了信心、明确性与机构层面的合法性。
仔细瞧瞧这法案的关键要点,那可都是“干货”:
资产背书:以后稳定币发行人得拿高质量流动资产,按照1:1的比例,给自家稳定币“兜底”。能用来当储备资产的,也有严格限制,要么是美元现金,要么是受保险的银行存款,再不然就是货币市场基金或者短期政府债券。这么一来,USDT目前可就不太符合要求了。
仅限支付:发行人别想着给稳定币持有者支付利息了,这法案直接喊停。稳定币就老老实实充当数字现金的等价物,别整那些“花活”。这背后,其实是给银行的一个战略“让步”,算是给银行争取点时间,免得稳定币太快把金融系统搅得天翻地覆。
破产保护:要是发行人破产了,也别怕,稳定币持有者对储备资产有优先索赔权,能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透明度与审计:发行人得每个月把储备情况“晒”出来,接受大众监督,还得定期接受专业审计,确保一切合规。
反洗钱措施:法案里内置了严格的反洗钱和KYC(了解你的客户)规则,发行人必须得实施《银行保密法》合规计划,把客户身份核实清楚,一旦发现可疑活动,马上报告。
监管结构:法案明确授权联邦和州(资产规模低于100亿美元的情况)监管机构,来监督发行人,美国财政部则是“总指挥”,把控全局。
发行人资格:有意思的是,法案大开方便之门,银行、金融科技公司,甚至大型零售商,只要在规则范围内,都能发行自己的稳定币。不过,法案也设了“门槛”,主要搞科技、社交媒体或者电子商务,又不是“主业搞金融活动”的上市公司,被禁止发行稳定币。这么一来,Meta、Twitter和Instagram这些社交媒体巨头,就只能“望币兴叹”了。
把美元的可靠性和现代公共区块链网络一结合,这部法律为稳定币在商业和金融领域的“大扩张”铺好了路,当然,背后也有美国监管机构“虎视眈眈”,严密监督着。
对USDC和USDT的影响:谁能笑到最后?
《GENIUS法案》一落地,大家都在猜,这会给Circle带来优势吗?咱们仔细分析分析,其实未必。有人觉得,新法案要求1:1用美元资产背书,Tether现在可做不到(它资产里80 - 85%符合要求,可黄金、比特币和企业债务这些不符合),那Circle不就“赢在起跑线”了?但大家别忘了,法案留了个“口子”,要是海外发行人想进美国市场,美国财政部能进行合规性比较测试。只要他们的规则和美国的差不多,照样能在美国市场“分一杯羹”。这么看,Tether想合规,办法还是挺多的,咱们就等着瞧,看它后续怎么出招。
再说说USDC和USDT,到底谁能称霸美国市场?或许,咱们换个问法更好:哪家金融科技公司能最先把稳定币融入主流产品,大放异彩?是Circle,还是Tether?又或者是Stripe、Paypal?答案现在还扑朔迷离,我们既不知道最后赢家是谁,也想象不出产品会是什么惊艳模样。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未来稳定币发行人肯定不少,竞争一激烈,费率自然就会降下来。这么一来,真正的赢家说不定是那些围绕稳定币提供附加服务的公司。比如说薪资支付领域,把智能合约的可编程性和稳定币结合起来,用于薪资或者承包商支付,感觉就是未来几年要爆发的巨大商机。想象一下,员工或者承包商完成里程碑任务,或者到了特定时间节点,智能合约和公共区块链自动处理行政和会计工作,自动完成支付,多方便!不仅支付速度快,货币流通速度也提上来了,还能让货币产生收益,稳定币的这些潜力,正等着被解锁呢。
在新兴市场,情况又不一样。这里可不是“低价竞争”的战场,而是充满潜力的“蓝海”。Tether在这些市场已经占据主导地位。为啥呢?在新兴市场,持有者对收益没啥要求,他们只盼着能有个稳定的货币保值就行。就拿阿根廷来说,当地通货膨胀严重,两位数甚至三位数的通胀率,让老百姓苦不堪言。这时候,持有稳定币,就相当于给自己的财富上了把“安全锁”,光是能抵御通胀,这对他们来说,就是最大的“收益”。所以,咱们相信Tether在新兴市场还能继续“笑傲江湖”,而且,随着法案落地,它和美国政府的关系,大概率会越来越紧密。
对金融科技公司的影响:稳定币“新战场”
咱们大胆预测一下,未来几年,那些主要的金融科技公司,估计都得“扎堆”推出自己的稳定币。你看,Paypal已经抢先迈出第一步,打响“发币”战役。接下来,Stripe很可能紧跟其后。还有Block(Square/Cash App)、Robinhood、SoFi/Chime,以及国际上的金融科技公司,都有可能加入这场“稳定币竞赛”。为啥大家都这么积极?因为他们有“先天优势”,庞大的用户基础、全球化的基础设施,还有强大的资产负债表和银行合作伙伴,这些都是“秘密武器”。稳定币对商家和电子商务客户来说,就像是一把“万能钥匙”,能提供全球化、全年无休、成本还低的支付通道。而且,这还能给金融科技公司带来新的收入来源(别忘了,根据《GENIUS法案》,金融科技公司能保留收益呢)。
对美国银行的影响:挑战与机遇并存
如今的美国银行,日子可不好过。在咱们看来,未来的银行,大概率会是基于加密货币轨道构建的金融科技公司,和现在的模样相比,可能会“判若两人”。不过,就像二十年前电子邮件成了主流,邮局到现在还在运营一样,银行也不会一下子就消失。那些创新能力强的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未来发展会不错;但要是行动迟缓,五年之后,说不定就和现在的邮局差不多,只剩个“空架子”。
为啥说美国银行现在麻烦缠身?创新对他们来说,太难了。这倒不是他们不想创新,而是因为银行规模太大,官僚作风严重,员工也缺乏冒险创新的动力,在大企业待过的人,都懂这种无奈。而且,从盈利模式来看,银行现在靠吸收存款,再拿存款去投资,赚取净利差(资产回报减去存款利息)。要是发行稳定币,这些资金就没法拿去放贷了,对银行来说,就成了“死资本”。当然,咱们也能猜到,银行最后可能还是会发行稳定币(为了赚利息,弥补放贷收入损失),但最终,他们还得和稳定币持有者分享利息。这么看来,银行不会彻底消失,但那些跟不上节奏的银行,一场“暴风雨”正在袭来,而《GENIUS法案》,无疑是加速了这一进程。
对Visa /万事达的影响:支付巨头的“新挑战”
咱们得清楚,稳定币优势太明显了,结算几乎能做到即时完成,点对点交易,还能全球通行,关键是成本低廉。再看看传统的卡支付,成本高得吓人,200 - 300个基点,这里面包括发行人/收单人费用、外汇价差和交换费用,而且结算还得等2 - 3天。这么一对比,稳定币简直就是“梦中情币”。我们能预见到,稳定币在商家支付、电子商务、汇款、订阅、跨境支付、薪资等领域,都会大显身手,到时候,传统卡支付的“轨道”,很可能就被彻底绕过,实现几乎即时的全球结算,成本还只有传统卡支付的零头。这对每年规模高达2000亿美元的卡支付费用产业来说,无疑是个巨大威胁。为啥呢?因为在公共区块链上,任何人都能搭建支付体系,Visa /万事达根本没法控制这里的基础设施。这下好了,金融科技公司、钱包和稳定币发行人,不用再依赖卡网络会员资格,就能接入全球货币流动的“主干道”,还能打造出更优质的产品。
当然,Visa和万事达也不会“坐以待毙”。他们也在积极求变,一方面,从原来单一的“仅限卡支付”,转型为多轨道基础设施,让稳定币也能成为“结算货币”的一种;另一方面,狠抓合规性,在欺诈检测、退单/争议、身份服务等方面下功夫。而且,他们还推出了由USDC和PYUSD支持的稳定币品牌卡,这样,就算不能掌控底层轨道/基础设施,起码在前端还能保持一定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这么一来,稳定币的崛起,似乎正逼着Visa /万事达从“价值转移”网络,向只提供“信任和工具”的角色转变。这场变革里,卡支付费用节省下来的成本,说不定会让商家、稳定币发行人、消费者,还有那些能把新服务和稳定币产品整合起来的金融科技公司,都从中受益。
对美元主导地位的影响:稳定币成“救星”?
稳定币对美国和美元来说,简直就是“天赐利好”,就像是从加密天堂派来的“救星”。为啥这么说?你知道吗,Tether去年可是美国债务的第五大买家!要是把Tether当成一个国家,它在美国债务持有者里,能排到第18位。这仅仅只是个开始,故事还长着呢。这观点可能有点大胆,但咱们觉得,Tether或许会成为美元增长史上最重要的创新之一。现任美国政府,大概率会支持Tether在美国乃至海外继续发展壮大。别忘了,Cantor Fitzgerald还为Tether的储备提供托管服务呢。再深入想想,Tether在全球有4.5亿用户,绝大多数都在美国以外的地方。当这些国际用户购买USDT储存价值时,Tether就会去购买美国债务。这么一来,Tether就像是个“桥梁”,把美国债务的持有者基础,从主权国家拓展到全球个人,你说美国政府能不重视吗?稳定币不仅在扩大美元的全球网络效应,还在让美国债务的持有者基础变得更“多元化”。斯科特・贝森特就深谙此道,所以他才会成为稳定币和《GENIUS法案》的“推销员”。所有稳定币发行人对美元都很重要,像Tether这样的海外发行人,更是关键。这里有新的买家,美元的网络效应在这拓展,那些原本没被银行服务覆盖的人群,也能通过稳定币被“银行化”。咱们大胆预测,Tether和美国政府最终会建立起非常紧密的关系,大家可得盯紧了。
小结:加密世界的新起点
绝大多数稳定币都“扎根”在以太坊上,更不用说,以太坊早就抢占了“稳定币叙事”的高地。就个人而言,有人可能更喜欢Solana上的USDC,因为用户体验更棒。不过,目前Solana上的稳定币供应,只占总量的4.2%。从长远来看,投资ETH/SOL,或许是获得稳定币敞口最安全的方式。要是你风险偏好更高,在加密原生公司里,有两家基本面不错的公司值得关注,Ethena和Sky。Ethena风险高,但潜在回报也高,大家可以看看我们最近对它的项目报道。我们觉得,《GENIUS法案》落地后,像Ethena这样分享收益的稳定币发行人,可能会迎来监管套利的机会。更不用说,USDe需求、ENA价格和ETH未平仓合约之间,相关性正不断上升(数据来源:Glassnode)。说到底,加密货币生态系统里,稳定币供应在增加,链上流通速度在加快,价格在上涨,波动性也在上升。未来充满变数,大家可得系好安全带,准备迎接这场加密世界的“新旅程”。
免责声明:本文所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理性看待加密货币投资,切勿盲目跟风。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同时本站内容仅代表我们个人的观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比特币近期大幅下跌至10.5万附近,市场分析指出期权交割、CME缺口回补和巨鲸抛售是主要原因。文章解析了当前行情支撑位与压力位,并给出分批建仓策略,同时探讨了以太坊及山寨币的后续走势,为投资者提供市场参考。
RWA项目将房地产、艺术品等实物资产代币化,提升流动性同时面临多重挑战。市场波动影响代币价格,技术漏洞可能导致资产安全问题,全球监管不确定性增加合规难度。项目方需优化风控体系,推动行业稳健发展。
币圈战神分析以太坊走势,指出市场等待确认下跌信号。比特币已跌破关键支撑位,后市可能继续下行。文章提供短线交易建议,强调控制风险,仅供投资者参考。7月25日市场动态同步更新。
2025年7月区块链市场动态回顾:比特币跌破11.7万美元,以太坊验证者退出激增。美国GENIUS法案生效推动稳定币合规,Coinbase获欧盟牌照。市场波动中,NFT交易仍活跃,AI与区块链融合项目获融资。
探索实用性代币如何改变加密市场:当泡沫破裂,UNI、AAVE等具备真实收益的协议逆势上涨。本文分析市场转向现金流估值的趋势,解读四大项目如何通过回购、分润等机制为代币创造价值。
比特币和以太坊市场近期波动加剧,今晚或现V型反转行情。币安次新币表现活跃,短线机会与风险并存。马斯克XAI项目与去中心化预测市场合作,为AI与区块链结合带来新想象。关注主流币关键支撑位与压力位,合理把握交易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