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小当家
2025-07-15 09:45:01
美国国会今年搞了个新鲜事——把7月14日这一周专门划出来讨论加密货币立法。这个被业界称为"加密周"的特殊议程,主要针对数字资产市场长期以来的监管空白问题。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要在这五天里密集讨论三个关键法案,这事儿在华盛顿还挺少见。
Coinbase等公司这几年没少往国会山跑,他们的游说显然起了作用。现在两党议员都拿出了自己的方案,重点解决三个棘手问题:加密货币到底算证券还是商品?稳定币该怎么管?还有那个吵翻天的数字美元要不要搞?
1. 市场结构法案(CLARITY法案)
这个6月底刚公布的法案最受关注,它想干几件大事:
支持者说这能带来上百亿美元投资,但批评者担心会让某些大公司钻空子。有个细节挺有意思:如果法案通过,那些被SEC起诉的项目可能获得转机,比如瑞波公司正在打的官司。
2. 稳定币法案(GENIUS法案)
去年Terra崩盘让大家都怕了,这个法案就是要给稳定币上"紧箍咒":
现在市场上最大的稳定币USDT和USDC发行方都在观望,他们可能得调整准备金结构。Polymarket平台显示,这个法案通过概率确实很高。
3. 反CBDC法案
这个法案直接叫板美联储:
银行和隐私组织特别支持这个,但美联储那边可能不太高兴。有个对比数据:中国数字人民币试点已经覆盖2亿人,而美国还在吵要不要做。
消息一出,比特币从6万美元跳涨到6.5万。市场反应这么大,主要是因为:
分析师们预测分歧挺大——最乐观的看到16万美元,保守的觉得明年能到13万就不错。不过要注意,上次比特币ETF通过时也这样,结果一个月后回调了20%。

今年7月3日,众议院突然宣布要搞"加密周"。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希尔的原话是:"美国必须保持创新领导地位",这话明显是说给中国听的。据说安排这么急,是因为11月大选前得拿出政绩。

欧盟去年搞了MiCA法规,香港今年也出了新规。但美国这套玩法不一样:
有个现实问题:现在90%的稳定币都用美元背书,如果美国管得太严,可能反倒把市场推到新加坡去。
最直接的变化可能是:
不过细则落地还要一年多,期间可能还有变数。就像去年FTX倒闭后,SEC马上加强了监管,这种事谁也说不准。
7月众议院投票只是第一步,参议院那边更难通过。就算一切顺利,真正实施也要等到2026年。现在业界最担心的是:法规太多会扼杀创新,但不管又怕出乱子。
有个耐人寻味的现象:虽然美国在立法,但比特币挖矿已经转移到中东和拉美了。这说明加密货币的全球博弈才刚刚开始。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同时本站内容仅代表我们个人的观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长路说币分析11月6日以太坊行情走势,指出当前市场处于震荡洗盘阶段,价格在3400附近波动,需关注3465-3500压力位和3340-3300支撑位。技术面显示MACD指标空头放量但部分指标转向,建议投资者耐心等待突破信号,操作需谨慎控制风险。
加拿大计划制定稳定币监管法律,要求发行人维持充足储备并采取稳健风险管理措施。该国政府将在2026-2027财年拨款1000万加元启动监管框架,后续费用由受监管稳定币发行人承担。
加密货币市场全线震荡,比特币承压跌破关键均线,以太坊企稳3000美元附近,狗狗币确认死亡交叉面临进一步下跌风险。分析显示市场资金流入低迷,技术指标超卖但抛压持续,专家解读关键价位对投资者的影响。
狗狗币和柴犬币近期遭遇大幅下跌,市场情绪低迷导致价格暴跌。分析显示巨鲸抛售和流动性不足是主因,但历史数据表明这类迷因代币仍有反弹可能。当前价格走势反映加密货币市场整体疲软,未来复苏需依赖散户参与度提升。
币圈美股震荡反弹、ADP数据提振市场,比特币重返10万美元引发关注。文章分析ADP就业数据超预期带动美股BTC回升,探讨专家对经济前景的分歧观点,并解读川普家族加密项目暴涨暴跌现象。市场短期回暖但风险犹存,建议投资者保持理性分散配置。
Robinhood公布Q3财报业绩超预期,加密货币收入激增300%至2.68亿美元,预测市场业务成为新增长点。公司整体营收达12.7亿美元,净利润增至5.56亿美元,股票、期权等交易业务全面复苏。CFO宣布2026年退休计划,内部提拔继任者确保战略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