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小当家
2025-07-09 09:05:01
2025年比特币市场出现一个有趣现象:多家持有大量比特币的上市公司,股价持续高于其持有的比特币净值。这个溢价现象背后,其实是公司通过增发股票筹集资金购买更多比特币的商业策略在起作用。不过这种模式在市场波动时可能面临挑战,投资者需要关注其中的估值风险。
持有大量比特币的上市公司成为2025年资本市场的新宠。虽然投资者可以直接通过比特币ETF、现货交易等方式参与,但很多人还是选择购买这些"比特币概念股"——尽管它们的交易价格往往比公司实际持有的比特币价值高出不少。
溢价幅度怎么计算?举个例子,某公司持有价值10亿的比特币,发行了1亿股,每股比特币净值就是10元。如果股价涨到17.5元,溢价就是75%。专业术语叫mNAV(倍数净资产价值),溢价就是mNAV减1。
普通投资者可能会纳闷:为什么这些公司能获得这么高的溢价?
最关键的原因是这些公司能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加杠杆。他们通过增发股票或发行债券筹集资金,然后用这些钱买更多比特币。这就形成了一个循环:股价溢价→融资买币→每股比特币含量增加→吸引更多投资者→维持溢价。
最常用的融资手段是"市场发行计划"(ATM),可以像提款机一样随时按市场价小批量增发股票。当股价有溢价时,每增发1块钱股票,能买到的比特币比稀释的份额还多,相当于给老股东"免费"增加了比特币持有量。
MicroStrategy(现改名Strategy)就是个典型案例。从2020年起,他们通过可转债和增发筹集了几十亿美元。到2025年6月,公司持有近60万枚比特币,占总量2.8%。
投资者买这些股票,买的不仅是现有的比特币储备,更是在买公司未来继续增持比特币的能力。
截至2025年6月的数据显示(假设比特币价格10.7万美元),各家公司的溢价差异很大:Strategy溢价75%,The Blockchain Group溢价217%,日本公司Metaplanet更是达到384%。小公司的溢价通常更高,反映出市场更看重它们的成长性。
评估这类公司有个特殊指标叫"比特币收益",主要看每股比特币含量的增长情况。Metaplanet做得比较透明,官网有个实时看板,显示持有量、每股含量等数据。
来源: Metaplanet Analytics
不过各家公司的透明度差异很大。Metaplanet会公布链上储备证明,但Strategy的CEO Michael Saylor在2025年比特币大会上明确反对这种做法,认为公开钱包地址存在安全风险。这个观点其实存在争议——比特币的设计本来就可以公开地址而不泄露私钥。
目前这些溢价都建立在牛市基础上,还没出现过长期跌破净值的情况。但VanEck分析师Matthew Sigel指出:一旦股价接近净值,增发股票就会变成稀释股东权益,而不是创造价值。
整个商业模式其实是个闭环:溢价→融资→买币→维持溢价。如果某个环节出问题,比如比特币价格大跌导致溢价消失,这个循环就会被打破。到时候融资会变困难,买币速度放缓,故事就讲不下去了。
牛市里让人兴奋的杠杆效应,在熊市可能成为负担。投资者需要关注公司的比特币增长质量,而不仅仅是数量。
这篇关于比特币资产溢价现象的分析就到这里,想了解更多比特币市场动态可以查看往期内容。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同时本站内容仅代表我们个人的观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XRP价格跌破2.92美元关键支撑位后可能加速下跌,目前面临3.02美元阻力位。技术指标显示空头占优,若无法突破阻力位,或将进一步下探2.78美元支撑。
以太坊早期参与者十年沉寂后苏醒,引发社区热议。2014年ICO时仅投入49美元获得158枚ETH,如今价值约69.4万美元。最近转出0.01ETH测试交易,市场猜测是否为大规模操作前兆。加密世界中的沉睡地址每次苏醒都可能带来新的故事。
比特币近期震荡洗盘,以太坊在4460附近坚守。PCE数据即将公布,市场关注9月降息预期。山寨币表现活跃,部分币种短期涨幅显著。投资者需留意关键支撑位与压力位,合理控制风险。特朗普概念币或成市场热点,行情波动可能加剧。
比特币牛市或将10月结束?9月疲软期暗藏机会,分析师对周期存分歧。老币TROLL、PYTHIA验证10倍逻辑,WLFI合约反弹引市场关注。当前市场多主线并行,需结合风险偏好把握机遇。
比特币和以太坊市场波动加剧,24小时爆仓金额达23.9亿美元。BTC在111,300-113,500美元区间震荡,ETH跌至4,430美元后反弹。SOL、BNB等代币表现活跃,市场关注今晚美国经济数据和期权到期影响。提醒投资者谨慎操作,控制仓位风险。
比特币矿工近期抛售价值4.85亿美元的BTC,引发市场关注。矿工持币量降至6.3万枚,但全网算力仍保持9.6亿TH/秒的高位。BTC价格在11.2万美元企稳,市场关注矿工抛售是短期调整还是长期风险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