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小当家
2025-06-26 16:52:02
「买币」成了股市里便宜且快速的市值提拉手段。
美股「山寨季」热潮滚滚,上市公司主业成了陪衬,数字资产反倒变为新的市值发动机。
但问题也愈发尖锐:这场借币之名的估值游戏,市场真的会一直买单吗?
「买币」像是一场由情绪、流动性与叙事交织而成的估值偏移实验。
在传统估值框架中,企业市值源自其盈利能力、资产负债结构、增长潜力与自由现金流等核心变量的综合定价。然而,这轮「买币潮」中,企业以持有加密资产的「财务性配置」行为,撬动了市场对其估值的再定价。
当企业将比特币或其他主流加密资产纳入资产负债表,市场对其的估值便附加上了基于加密资产价格弹性与交易性预期的溢价倍数。换言之,企业市值不仅源自价值创造,还来自对「币价上涨」可能性的加杠杆式放大。
但这种结构,几乎是将「流动性叙事」置于企业经营之上,把财务配置异化为资本运作的主轴。
不可否认,进军加密的确具备短期刺激股价的能力。以汽车交易服务商 Cango 为例,该公司于 2023 年 11 月宣布进入比特币挖矿领域,斥资 4 亿美元购入 50 EH/s 的算力资源,随即股价飙升 280%。类似的,还有不少主营业务表现平淡、甚至深陷财务困境的公司,也试图借助「买币」叙事在资本市场寻求重估。
我们整理了一批通过购入加密货币实现「币股联动」的上市公司股价数据:
从市场表现来看,「买币即暴涨」的现象已多次上演。只要打出「加密资产」概念,短线资金便迅速涌入。然而,短期冲高过后,许多「持币公司」面临股价回调,若无持续购币动作或其他利好消息持续刺激,涨幅难以维系。
因此,虽然「买币」策略能够在短期内激发市场热情,但能否转化为企业的长期竞争力和持续增长,依然充满不确定性。市场也难以真正认可那些仅凭一两次购币或模糊「持币计划」博取关注的跟风者。
「买币拉估值」的故事在持续发酵,但一些核心玩家似乎在悄然获利了结。
Strategy,这套「无限增长」理论的提出者,其内部高管一直在减持手中股票 $MSTR。据 SecForm4.Com 数据显示,自 2023 年 6 月以来,Strategy 内部人士进入集中抛售期。Protos 报道指出,仅过去 90 天内,高管累计出售股票总额已达 4000 万美元,卖出次数是买入次数的 10 倍。
图源:secform4.com
「Sol 版微策略」Upexi 近期也面临压力,该公司此前融资 1 亿美元设立 Sol 财库。然而,Upexi 昨日盘中暴跌 61.2%,因投资者注册出售 4385 万股股票,相当于其 4 月初始流通股总量。
而另一边,稳定币发行商 Circle 在上市后股价一度飙升至近 300 美元。但曾在其未上市前大力支持的 Ark Invest,却在持续减持。据悉,Ark Invest 已连续四次抛售 Circle 股票,累计减持超过 36% 持仓。
当「买币」成为一种包装,一种市值工具,甚至一种避开基本面拷问的叙事外壳时,它也注定无法成为所有企业的「通关钥匙」。今天的市场愿意为「财务配置」买单,而明天的市场,或许就会回到了对增长与盈利的真实追问。
二级市场的买单,不一定是认可;更可能,是短线投机的筹码轮转。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同时本站内容仅代表我们个人的观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以太坊ETF单日吸金超10亿美元,资金流入创历史新高,价格突破4300美元。瑞波币XRP因法律纠纷落幕,48小时内巨鲸增持9亿枚,价格逼近3.13美元。Hyperliquid(HYPE)持续上涨至45.5美元,即将挑战50美元关键位。
2025年8月加密市场行情分析:BNB在800美元区间整理,ETH突破4000美元后剑指5000美元,SOL站稳170美元。MAGACOIN预售受热捧,DOGE呈现积极技术信号,市场关注主流币突破与山寨币轮动机会。
加密市场迎来新机遇,政策利好与机构入场推动行情。Gemini精选三大潜力代币:比特币Layer2解决方案$HYPER、安全钱包生态$BEST以及支付代币$XRP,各具特色值得关注。
比特币站稳119000美元,以太坊守住4360美元,市场在CPI利好带动下情绪回暖。BTC和ETH短期回调后或蓄势再探新高,关注关键支撑位表现。当前行情为投资者提供低吸机会,中期趋势依然向好。
币圈院士分享8月13日行情分析:比特币高位震荡加剧,当前围绕12万关口波动,建议关注阻力位120900。以太坊现价4457,市场情绪带动下波动较大,建议谨慎观望。操作上以轻仓为主,注意控制风险,合理设置止损。
比特币回调至118050附近,以太坊强势突破在即,SOL空单收益显著。关注关键支撑位:BTC115000,ETH4160,SOL171。市场聚焦晚间CPI数据,建议轻仓逢低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