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小当家
2025-06-23 13:00:02
本轮周期BTC的顶部价格预测?昨天几位大佬的讨论确实精彩,我这个菜鸟全程竖着耳朵记笔记。从美联储加息周期对市场的影响,到矿工成本与价格的关系,再到链上数据的关键指标——特别是6-6.7万美元区间堆积的260万枚BTC(相当于流通盘的16%),这些干货比那些泛泛而谈的分析强多了。
今天咱们重点聊聊BTC顶部价格的预测逻辑,准备抄作业的看过来!

1、矿工成本角度:现在主流矿机比如蚂蚁S21的关机价在3.8万美元左右,当BTC突破9万时,矿工12个月就能回本。这个利润阈值很关键——9-10万区间既是矿工套现区,也是散户的心理整数关口。去年丰水期四川矿场大规模升级设备时,这个规律就很明显。
2、筹码分布角度:6-6.7万这个堆积区如果没充分换手,等价格涨到12-13万时,这些筹码平均获利200%。想想看,翻倍后抛压有多大?3月份那次从6.9万闪崩到5.8万,就是因为类似情况。
顺便分享个有意思的模型:

这个模型在过去三轮周期都准得吓人。3月预测本轮高点13.4万,5月修正到14.68万。当然模型不是水晶球,但至少说明——如果历史规律有效,这轮可能比想象得更疯狂。
BTC现在卡在104500美元附近,108000的压力位像天花板似的压着。虽然链上数据显示104000有强支撑,但今天莫名其妙跌了2%。

(数据来源:TradingView)

4小时图像个压缩的弹簧:103400是地板,105600是天花板。所有均线都缠在一起,布林带窄得能穿针——这种形态要么爆拉要么暴跌。
MACD在零轴装死,RSI44说不上多熊。但抛物线指标突然翻空,这个信号上次出现是在5月暴跌前。

108000-109000这个区间有大量止损单,上周冲高时被精准狙击。现在衍生品市场更离谱——6月21日到期的期权,105000执行价的看跌合约比看涨贵15%。
关键分水岭在103400,跌破可能去102000找支撑。多头想翻盘得先拿下105800,但成交量这么蔫,难度不小。
记得当时BTC在105470美元磨叽,106000的阻力像堵墙。结果第二天突然放量突破,原因居然是贝莱德悄悄增持了1.2万枚BTC。

现在回头看,那次突破前的指标和现在很像:布林带缩口、MACD躺平。唯一区别是当时的RSI在51,现在更熊些。
那天BTC从110800摔下来,在108750找到支撑。现在的技术形态简直是复制粘贴——都是三角整理,都是RSI从70砸到40多。

当时跌破107800后直接杀到105500。如果历史是面镜子,现在103400的支撑可比那时候脆弱多了。
这位大佬5月说的"突破11万就会冲12.5万",现在看还真不是吹牛。链上数据显⽰,106600这个位置囤了3.1万枚BTC,但持有者死都不卖。
"机构钱包最近三个月净流入量是零售的7倍",这个数据来自CryptoQuant的周报。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矿工在9万以上开始抛了,交易所净流入每周增加18%。这些筹码谁来接?也许答案在...

(TradingView数据)
注意看这个上升通道,如果按照前两次减半后的涨幅计算...算了不奶了,省得说我忽悠。总之记住:103400是生命线,跌破就得重新评估整个牛市逻辑。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同时本站内容仅代表我们个人的观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长路说币分析11月6日以太坊行情走势,指出当前市场处于震荡洗盘阶段,价格在3400附近波动,需关注3465-3500压力位和3340-3300支撑位。技术面显示MACD指标空头放量但部分指标转向,建议投资者耐心等待突破信号,操作需谨慎控制风险。
加拿大计划制定稳定币监管法律,要求发行人维持充足储备并采取稳健风险管理措施。该国政府将在2026-2027财年拨款1000万加元启动监管框架,后续费用由受监管稳定币发行人承担。
加密货币市场全线震荡,比特币承压跌破关键均线,以太坊企稳3000美元附近,狗狗币确认死亡交叉面临进一步下跌风险。分析显示市场资金流入低迷,技术指标超卖但抛压持续,专家解读关键价位对投资者的影响。
狗狗币和柴犬币近期遭遇大幅下跌,市场情绪低迷导致价格暴跌。分析显示巨鲸抛售和流动性不足是主因,但历史数据表明这类迷因代币仍有反弹可能。当前价格走势反映加密货币市场整体疲软,未来复苏需依赖散户参与度提升。
币圈美股震荡反弹、ADP数据提振市场,比特币重返10万美元引发关注。文章分析ADP就业数据超预期带动美股BTC回升,探讨专家对经济前景的分歧观点,并解读川普家族加密项目暴涨暴跌现象。市场短期回暖但风险犹存,建议投资者保持理性分散配置。
Robinhood公布Q3财报业绩超预期,加密货币收入激增300%至2.68亿美元,预测市场业务成为新增长点。公司整体营收达12.7亿美元,净利润增至5.56亿美元,股票、期权等交易业务全面复苏。CFO宣布2026年退休计划,内部提拔继任者确保战略连续性。